這次應邀參加2011全球十佳網商的終審評選,讓我思考一個問題:對于淘寶網上的800萬個店主,他們崇拜的并且希望跟隨的成功偶像是什么樣的?是越來越大的規模嗎?是越來越多的受眾嗎?是越來越高的銷售額嗎?
當下的許多成功網店,正在克服是是生產鏈的困境,是管理上的難題,是各種人才的短缺,這是800萬店主中大多數店主不想去碰的事情,他們渴望的是在互聯網上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以平常心做出一個有幸福感的網店來。
馬云在我們的討論中講述了他的觀點,他將成功網店的標準定格在“幸福感”上。如果一個網店,一家人都在上面忙碌,客戶雖然不算多,但是粘性很強,店主對客戶的需求掌握的準確到位,客戶對店主充滿信任和期待,店主一家人每年可以穩定收入三五十萬利潤,并且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這樣的網店算不算成功網店呢?算不算有“幸福感”的網店呢?
和俱樂部會員小米包鋪的掌柜大米閑談,他說他的夢想其實是做一個歐洲街頭的百年老店。他對這樣的老店做了這樣的描繪:熟悉這家老店周圍的人的喜好,在店鋪里永遠有他們的期待,……。
我曾經寫過一個女孩子的故事,這個女孩子是靠近越南邊境一個鄉鎮派出所的民警,她喜歡這份工作,但是她同時又酷愛手工制作泰迪熊,她每個月只能制作8個手工熊,每制作萬一個就放在淘寶店上出售,她為每只手工熊拍照留念,并且把出售稱為“領養”。我看她太辛苦,想為她聯系一家成批生產的工廠,但是她說那樣就沒有了那種感覺。她的客戶和她在博客里保持著一種特殊的感情,常常在那里互動問候。
我一直認為在互聯網上最后有兩種有幸福感的網店,一種是企業化的,以做大做強為企業的活法;還有一種是個人化的,以為自己的小眾客戶精心服務為活法。這后一種,一定是大量的,但是我們缺少這樣的成功故事。